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前往東城區、西城區胡同社區進行調查研究時提出,要下決心逐步解決胡同亂停車問題
近日,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前往東城區、西城區胡同社區進行調查研究時提出,要下決心逐步解決胡同亂停車問題,同時探索整合社會資源,提供錯時停車和共享停車車位。
由于管理力量不足外加停車位嚴重短缺,胡同停車一直是老大難問題。如今解決提上日程,又有哪些可行之策?是居民自治,還是引入外援?
擁堵多年停車靠居民自律
從西口走進西四北二條胡同,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齊刷刷停靠在道路一側的機動車。下午兩點多,還沒到下班時間,僅有兩條車道寬的胡同,已經停得滿滿當當。
剩下的車位,幾乎都被各式各樣的物品占用著——破舊的座椅、帶鎖的摩托,甚至一輛共享單車——胡同居民早已自發形成了“搶車位”規則。
如果再仔細觀察一下,你可能還會被車輛停靠之精確所折服,每一輛車都擦著墻壁,車身與院墻的距離不到十厘米,極大限度為胡同通行留下了空間。
“都是逼的,沒辦法。”在居民岳先生眼中,如今胡同中的停車秩序,已不能用“亂”形容。為了胡同停車能夠盡量遵守秩序,居民想出了各種辦法,包括精湛的停車技術:“誰不想胡同環境好點,一出門都挺寬敞,可車實在是沒地方停。”
在岳先生的回憶中,形成胡同停車秩序的歷程頗為曲折。初,這條擁有數百年歷史的胡同中,并沒有那么多汽車。有車的人家,將汽車三三兩兩地停放在院門口,大家并沒有過于在意。
可是隨著有車居民的增多,胡同中逐漸亂了起來,外加胡同東口就是電子市場,商販停車的也頗多。為了車位,居民間鬧矛盾時有發生。雖然是單行線,由于停車占道,胡同里仍動不動就會堵起來:“為了這事兒,胡同還在報紙上‘出過名兒’,居民舉報過好多次。”
除了西四北二條胡同的東西向“主路”,與之相連的幾條南北向胡同更加逼仄、曲折,如有居民停車,很可能擋住所有車輛的去路。
“這幾年宣傳的多了,大家可能也有所覺悟,停車自律多了。”即便如此,還是會出現“刺兒頭”。就在胡同中部一處商業樓附近,由于出口處稍微寬闊,總有機動車并排停放。而用物品占車位的現象,居民們早已習以為常:“確實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,約定俗成吧,總比裝私鎖強對不對。”
“開車過來都提心吊膽的,生怕蹭到車。對面來輛三輪都得錯半天車。”對于過路人來說,西四北二條的停車狀況,顯然與胡同口的“有序安全,文明停車”宣傳仍有差距。在西四北二條附近工作的劉先生坦言,本就狹窄的胡同,停車應有更嚴格的管理措施:“該貼條還是要貼,胡同全靠自律怎么行呢?就算多數人自律,有幾輛車就能堵住。”
停車管理胡同仍需外援助力
事實上,西四北二條胡同的停車現狀,與諸多胡同一樣。而就在這個夏天,胡同停車難的問題,正在出現轉變。
2017年3月始,有部分細心的居民就發現,西四北二條及周邊胡同中,開始出現停車線,按照胡同寬窄、公共設施和樓院門等位置的不同,停車位施劃于胡同兩側,并保證了至少留出一條機動車道的通行寬度。
同時,一些無法保證汽車通行的胡同,并沒有停車位的施劃,這也就意味著以往部分居民的停車處,可能成為“亂停車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